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

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分析2022文憑試中國歷史科試卷(卷二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分析2022文憑試中國歷史科試卷(卷二)



²  單元二 : 地域與資源運用

第4題

(a)題為闡析題,有三則資料提供,須根據資料論述唐長安城的特色,問法直接,難度看似不
高,但渠道縱橫交錯是前所未見的問法,資料內容十分清晰,資料一提供了很詳盡的地圖,資
料二及三亦有文字說明,分高下的始終是城市規劃及商業發展兩點。上一次考問,已是2019
年。本題考生須從中結合史實,加以延伸。

(b)題為析述題,沒有資料提供,但命題清晰指出兩個要點(作答方向),須從中引用充分的史實
作佐證,緊扣安史之亂與長安衰落的關係。問法直接,難度不高。

第5題

提問直接,整題 25 分,屬析論題,有三則資料提供,考生須析論南宋臨安城的特點,有一定難
度,與2020年出的臨安都城一樣,故考生要對內容有深入的認知。同時,五項重點或許較難的
是「設有城牆圍繞居民生活地區,作答時未可掌握到,資料一圖一指出了中外海外交通圖,圖
二指出河道分佈圖。資料二則反映臨安城行業種類繁多。資料三是行市分布示意圖。考生須具
體引用史實,從多角度回應題目。上一次考問,已是2018年,只佔10分,連續兩年出25分。

第6題

(a)題為析論題,沒有任何資料提供,故對史實佐證要求較高。考生須從中西文化匯聚和交流兩
方面分析廣州十三行貿易對中國的貢獻,題目要求清晰明確,連同(b)題是三條題目中最容易的
一題。

(b)題為分析題,亦是沒有任何資料,佔10分,考生須分析鴉片戰爭後廣州十三行貿易衰落的原
因,過往已重複問了兩次(2014、2019),題目字眼也沒有改,值得留意是25分已有四年沒出現。

小結 : 此單元近這幾年不斷推陳出新,將來或許考問的範圍及幅度,也較廣及闊,用盡教科書
的每一個內容。部分資料亦用回過往所出過的內容,考生只要多援引資料及相關史實,便能回
應題目所問。

²  單元三 : 時代與知識分子

第7題

(a)題為分析題,問及孔子對魯國內政及外交貢獻,孔子雖是大熱門,但問法不常見,提問字眼
有別過往,佔10分,資料清晰明確指出若干個作答方向,資料一提及夾谷之會,孔子成功捍衛
外交權益,考生應不難掌握。而內政方面,考生須多援引史實解說打擊三桓的「墮三都」,從
而扣緊內政的貢獻,提問整體是直接。

(b)題為析論題,佔15分,屬半翻炒,因上年考問過孔子教育的貢獻,沒有任何資料,政治理想
四字考生必須緊扣,並從周遊列國(宣揚理念)、講學授徒(教育理念)及整理典藉(弘揚文化)析
論,有一定難度,解說當中的關係才可有高分。

第8題

為25分論述題,有一則資料提供,要點清晰,但整體提問有些難度,問及司馬遷對時代的觀察
有獨到的視野,即突破史家局限。觀點一的批判意思是評論判斷,而非否定,觀點二的經濟觀
上年考問過,考生或有忽視,觀點三則考考生是否熟讀《史記》內的篇章名稱及人物,如要取
得上等水平,須多引用相關史實論證,對三個要點的概況有深入認知,因是回應此題的關鍵所
在。

第9題

(a)題為分析題,佔10分,問及何啟司法改革及人才培育主張,較難之處是學生對於何啟改革中
國主張往往局限於政治改革,忽略其他。考生對何啟的教育背景須有深入的認知,從而分析兩
方面的主張。

(b)題為闡析題,15分題目簡單、直接、易明,考生只須援引相關史實去解說其對醫療、教育及
文物保育的貢獻,相信不太陌生。

小結 : 此單元不再如前年及上年情況,問及四位知識分子,重回過往模式(只出了兩位古代人
物),沒有王安石,整體題目尚算問得直接,但孔子及司馬遷所問有一定深度,何啟所問是最容
易,但(a)題方向較偏門,考生易忽略。今後此單元出題模式或再有變化,無法預測。

²  單元四 : 制度與政治演變

第10題

為25分論述題,有三則資料提供,題目要求清晰,資料一集中在均田制背景,如貧富差距 : 宗
主與流民及打擊宗主,資料二關乎正面影響(安定民生],資料三則是負面影響(考生要交代均田
制敗壞,以致影響),幅度很闊,是較難處理的一條。

第11題

(a)題為印證題,沒有任何資料提供,但作答方向清晰,問得直接,緊扣「建立強大的軍隊」便
可,上年考問了唐、宋兵制的比較,包含唐兵制的優勢,故此題亦屬翻炒。

(b)題為闡析題,佔15分,考問幅度較闊,但問法直接,考生須指出田制敗壞(土地分配不足)與
國勢衰弱關係,以及社會地位敗壞(士兵地位低落)與國勢衰弱關係,才可充分回應題旨。

第12題

(a)題為闡述題,題目難在理解資料的字眼,如資料一提及的公開考試(報名)、平等競爭(防弊)、
擇優錄用(錄取),以回應宋科舉取士原則。

(b)題為闡析題,佔15分,考生須論證資料的角度,而論點則屬於開放式,或較難掌握。

小結 : 此單元今年也問得正路,個別單題提問字眼較難,考生不易掌握,田制問及北魏,但篇
幅較大,兵制則是唐及明,與上年部分所問接近,科舉制集中在宋代及明代,明科舉向來翻
炒,模式變化不大。

²  單元五 : 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

第13題

(a)題為析論題,要求及難度不高,佔15分,考生須根據資料,析論道教起源和道教在東漢末年
的確立。資料一兩項要點清晰明確,考生應不難掌握,提及到黃老、神仙方術,以及太平道的
興起(張角),問法直接,考核對於史實能否充分運用,與前年2020年接近。

(b)題為分析題,10分問南北朝佛道之爭原因,正路直接,羅列兩個要點,亦有資料可作根據,
如《夷夏論》及《三破論》都是抨擊佛教,取分高低側重在「教義主張」這點,因君主崇道只
須提及北魏太武帝滅佛一事,以及解釋君主因素何以造成佛道之爭,與前年2020年接近。

第14題

為25分論述題,有三則內容豐富的資料提供,題目要求也尚清晰,較罕見佔全題問及唐代佛教
興盛原因及其對中國文化影響,也沒有連伊斯蘭教,資料一集中君主崇佛事蹟,主要用作回應
首問,資料二及三則用以回應後問,大約有五至六個重點,如翻譯佛經、創立宗派、豐富典
籍、藝術、建築、文學等,與上年問法接近(唐代佛教促進中國文學和藝術)。

第15題

整題令人大吃一驚,首次(12至21年)基督宗教不佔全題,與伊斯蘭教合出,只佔半題,相信使
不少考生「中伏」,因未必預測到這樣出,今後是否這樣真屬未知之數,沒有任何資料提供。
(a)題問法直接,但由於沒有資料,較難論說,加上生活文化融和出題,已是2016年,過往是問
貢獻及傳播原因多。

(b)題為析論題,考生不難掌握,問利瑪竇播教方法,但會給(a)題打擊信心。

小結 : 此單元今年變化最大,集齊四大宗教,極為罕見。各題資料、提問字眼雖也清晰,提供
了完整框架讓考生作答,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同出的那題,屬全港預計之外,即使以分析性為
主,但已打擊考生信心及增加選題難度。

²  單元六 女性社會地位 傳統與變遷

第16題

為25分論述題,沒有任何資料提供,此題目正路,作答方向清晰,考生須從婦女教育、婚姻關
係及貞節觀點三方面,析論宋明理學思想盛行對婦女地位帶來的影響,當中要引用具體史實加
以佐證。考生須突出當中的「影響」所在。宋代雖將貞節視為道德守則,如程頤提出「餓死事
小,失節事大」,飢寒交迫下,寡婦不能再嫁,更重視守節,並對女子教育加以規定,灌輸傳
統倫理,甚至男性不以出妻為恥,故考生在此部分要帶出婦女的地位是低下,被多重束縛。

第17題

(a)題為闡析題,佔15分,有一則資料提供,考生須分析晚清婦女對革命的貢獻,問法直接。資
料中已列明三個婦女例子及事跡,可從運送武器、掩護革命、投身起義等角度,引用具體史實
加以析論。

(b)題為分析題,佔10分,考生要根據兩則資料分析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女性地位的影響,題目作
答方向有兩方面要求,須同時回應,問法也直接,婚姻關係主張婚姻自由及男女平等(資料三女
方提出離婚比重較多),教育主張男女平等,女子亦有接受教育等權利(資料二女生在學校人數按
年上升)。

第18題

(a)題為析論題,佔15分,考生須分析建國初年頒布的三條法規如何保障婦女權益,充分引用史
例加以佐證,主要要對法規內容有否深入的認知,如婚姻自由、就業權益、男女平等等。

(b)題為分析題,附有兩則資料,考生須分析改革開放以來女性接受教育方面的變化及就業影
響,問法較直接,要突出相關變化,資料一反映女學生佔學生總人數百分比由1980年的23.4%
增至1997年的37.3%,這與資料二的圖片有重大關係,即是教育普及化及女性教育水平提高,
故考生要緊扣題旨作答及以三位女性的例子作佐證。

小結 : 此單元是今年試題六大單元中最正路的部分,變化最小。第16題問及宋明理學對婦女地
位影響,沒任何資料,考核考生對相關史事有否深入認識,第17題主要歸納及分析資料內容,
延伸作答,第18題「半翻炒」回上年的做法,b題亦是問改革開放以來女性接受教育方面的變
化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